top of page

退一步,海闊天空

作者:潘佳欣

學校: 新竹女中

        孔子曾教導我們以恕道為終身奉行的圭臬,希臘諺語亦言:「一瞬間的寬容,為十年安樂的泉源。」身處在一個多元的社會中,再怎麼精闢的論點也一定有不贊同的聲音,每個人之間的見解必定存在差異。在我們的生活周遭,有多少與我們想法相左的事情充斥著?若我們能以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的態度,學著寬容、接納這些異己,為別人,也為自己留一條出路,何嘗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?


        法國小說家雨果曾說:「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,比海洋更寬闊的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。」在他著名的小說《悲慘世界》中,米里哀主教即以此種寬闊的胸懷包容了偷走銀器的尚萬強,使他痛改前非,立志成為一個良善的人。寬容,比仇恨更有力量;寬容,是一把能夠開啟心靈枷鎖的鑰匙,使人正視自己的過錯。就是因為米里哀教主的包容,尚萬強才能從原本黑暗的深淵中爬出,喚醒那個在他心中沉睡的自我,進而成為一個善良、富有同理心的人。


        事實上,在我們試著接受別人意見、饒恕他人的同時,我們也是在為自己的心田傾倒養分,使我們的內心茁壯,退一步,能看見的天空也更為廣闊。曾經,我為了一件事氣惱許久,那段期間,我對任何事都感到不耐煩,憤怒侵蝕我的理智,仇恨佔滿我的思緒,我變得很不快樂,好像一頭受傷的野獸,想要嘶吼卻找不到發洩的出口。後來,媽媽用耶穌的故事開導我,她說,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,還向上帝祈求:「父啊!赦免他們罷!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。」「既然耶穌都能饒恕那些想要置祂於死地的人,那麼你又為什麼不能寬恕這個用言語刺傷你的人呢?」媽媽微笑地說。頓時,我有種被打醒的感覺,若是我永遠都不原諒他,我豈不是把自己給困在一座由仇恨編織而成的牢裡?放了別人,同時也是放了自己,若是眼裡總容不下一粒沙,那又怎能使自己的內心蛻變成一顆光芒內斂而完美的珍珠?


      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有喜有愛、有怨有恨;但是,最重要的,還是要有「恕道」來維繫。朋友之間,如果沒有「相助相讓」的恕道,感情怎能維持長久?夫妻之間,如果沒有「互信互諒」的恕道,怎能共同生活?家庭和諧,更是要靠恕道維持。總是記恨著那些不愉快,想著要如何報復,不僅不會使心中的芥蒂消失,反而會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絕望漩渦;反之,若是我們能試著以德報怨,用包容的的心去接納那些曾經的不愉快,才有可能使自己在黑暗中看見一道曙光。就如《聖經》中的約瑟,雖然他被哥哥們賣到埃及,但多年後當他們因為饑荒而來到埃及取糧食時,約瑟並沒有刁難他們:「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,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,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,成就今日的光景。」寬容,並不是姑息錯誤和軟弱,而是一種溫柔的教訓,是最高貴的復仇!


       寬容是一種豁達和摯愛,就如一泓清泉澆滅嫉妒焦慮之火,能化衝突為祥和,化干戈為玉帛。以寬厚之心待人,更能讓彼此多一分信任與愛戴。退一步,海闊天空,讓恕道像空氣般滲透我們的生活,相信有一天我們也能看見那片屬於自己的燦爛天空!

© 2023 by Uniting Church Arizona. Proudly created with Wix.com

  • facebook-square
  • Twitter Square
  • Google Square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