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發揚恕道

作者:吳雨恩

學校: 新竹女中

        「忍一時風平浪靜,退一步海闊天空。」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矛盾往往是起因於誤解,每當自己的意見與他人相左時,小則心生芥蒂,大則水火不容,但如果我們能忍住一口氣,懷著體諒他人的心情,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,也許就能避免因一時衝動所釀成的錯誤。寬恕是為了成長,也是為了廣結善緣,化「怒」為「恕」,使我們敞開寬廣的胸膛,包容所謂的不完美,更讓我們深刻體會真正的愛,正如德蕾莎修女所說:「如果想真的去愛,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去寬恕。」

        對人寬恕,的確是立身處世的一大原則。唐人任簡迪喝下被侍吏當成酒的醋,不但毫不怪罪他,甚至因擔心侍吏被處分,即使自己因此生了大病也不說出事實。晉人庾亮做到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設身處地為人著想,即使別人都勸他賣了惡馬,他也不為所動,只因他擔心買到馬匹的人會遭受厄運。或者是如聖經上記載,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遭受殘忍迫害時,仍能做到饒恕、原諒他人,甚至禱告求神原諒無知的人。新聞報導盧安達大屠殺造成許多人無辜的犧牲,可是卻有位倖存的小女孩請求放過那些屠殺他們全族的人們,不願造成更多犧牲。唯有寬恕才能「化干戈為玉帛」,使這個世界充滿芬芳的快樂香氣,和平必定也會隨之降臨……。

       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摩擦,往往源自於一時的誤解或扭曲他人的意思。若能多些寬容、心平氣和,必能使爭執與不合消弭於無形。「以責人之心責己,以恕己之心恕人。」對於家人的過錯,我們要學會寬恕、包容;對於朋友的過失,我們要懂得原諒、接納。當你寬恕別人時,天空變得湛藍;群山變得翠綠;花朵變得芳香;心境變得舒暢,宇宙也變得寬廣無邊。寬恕他人,同時也讓自己的到救贖,眉頭的舒展使得一顆沉悶的心頓時天寬地闊,廣大而無邊無際。

       趙國大將軍廉頗認為藺相如僅憑口舌之技便能位居上卿,不如自己為國家出生入死,便故意冒犯他,最後卻臣服於藺相如的寬宏大量而「負荊請罪」。三國諸葛孔明七擒孟獲,卻又放走他七次,展現他寬恕的崇高態度,終於使孟獲心服口服,不再叛亂。古人說:「宰相肚裡能撐船」,自古以來古聖先賢都將「恕」字化為人格特質、個人修養,實踐於生活當中,孔子那句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如此擲地有聲的話語,自此影響整個世界,一路盪漾到千秋以後。

醫學研究證明,當我們不願寬恕,不只易產生怨氣和恐懼,連心跳和血壓都會明顯增高,甚至容易消沉、挫敗。而當我們寬恕別人的同時,其實也是放過了自己,何樂而不為?寬恕不是萬靈丹,卻擁有特效藥般的治療能力;寬恕不是燈塔,卻能照亮前方,指引方向;寬恕不是天空,卻擁有包容一切的調和能力。但願有一天,寬恕的種子能散布各地,開花結果並長成繁茂的濃蔭,帶給更多人舒適、滿足與清涼。  

© 2023 by Uniting Church Arizona. Proudly created with Wix.com

  • facebook-square
  • Twitter Square
  • Google Square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