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海納百川

作者:黃淑怡

學校: 國立新營高中

        在地球上,有百分之七十的水藍藍地像一位慈祥溫順的母親,輕輕懷抱著胸臆上四個大陸,所有從大陸隆起處奔流而下的溪河大川,通通匯入大海之中,不論這些水是帶有大量黃沙的、被化學工廠污染成綠色、紅色的、漂浮許多垃圾與動物排泄物的、清澈乾淨的、冰涼的或溫暖的都不會被排斥,他們都可以被允許流進海中。像每一個在世界上生存的人,皆有屬於自己不同的想法,我們無法改造別人的思想,只可以從中協商調整,包容與寬恕別人。


        這是學自於我的國中老師阿進,他常常在課堂上、課堂外說一些勉勵的話,開導我們有時打結的想法。記得某次上課說到陶朱公自利才能利人想法時的順口說出名言一句:「做最好的自己!」


  那時候,我有一個死對頭,姓朱,人叫他豬頭皮。名稱的由來全是因為他說話總是不顧場合、不經大腦,到處亂開玩笑惹惱別人,總是做些小孩子才做的事讓別人替牠擦屁股,阿進老師說他是:「豬頭皮炸無油。」別人就以此名喚他了。在我也還沒完全學會包容別人時,他的一舉一動都令我感到煩躁厭惡,甚至槓上後就愈加地瞧不起他。某次我譏諷他歷史的小考絕不贏我,他氣憤地罵幾句,再接下這份戰帖。整節課我悠哉悠哉自視完美寫完了那份美其名說小考,但滿滿兩面都是題目的B5紙張,甚至我還提早到老師那裡對答案,完全可以感覺我現在對自己的答案有多自信;尾巴翹得有多高。


  人都有優點與缺點,包容的心就適用在別人的缺點,我們可以用理性和緩的態度私下告訴他,而不是對別人直接或間接毀謗、大聲叫嚷出言不遜地喝止他,那只會造成意見更加的分歧,在團體的生活中這樣的行為嚴重危害到人與人間的親密友誼。那次的歷史小考試是我輸了,他考了滿分。我忽略了他對歷史的狂熱,還自以為是的鬧了一場大笑話。並沒有「做最好的自己!」我甚至連檢查過都沒有,就交卷;豬頭皮反覆檢查好多次才交,勝利從一開始就偏向他了。


  阿進老師在那節課後說起大海,她能納百川的心思,在那個我們還未出生的年代,東晉時期的文史學家袁宏所著《三國名臣序贊》中寫到此句「形器不存,方寸海納。」 不被表相的器物所煩、所慾,即使方寸大小的人心也可容纳像海一樣寬闊的事物。與之後唐朝魏徵的《諫太宗十思疏》裡「懼滿溢,則思江海而下百川。」懼怕自己驕傲自負,則要想到江川流水、海洋之所以廣大,是因為能居於百條小溪、流泉之下。這二則都是用大海的包容且不厭煩百川的態度,指出我們每個人所需要的──人與人之間心能互相包涵的程度,要似大海一般地深廣,深廣到能包含任何事物;如海水一般地柔軟,柔軟到足以消彌任何尖礪的稜角,一種「寬恕」的精神。


  所以在君與臣、上司與下屬之間;夫妻、異性之間;父母與子女、忘年之間;朋友之間。人都會有遇到另一個人的時候,每個人都有他的獨特性,不可能一開始就了解到「寬恕」的重要,這需要後天的學習。學習待人處世不那麼私心自用,想要與人和樂相處,「寬恕」,你、我都需要。

© 2023 by Uniting Church Arizona. Proudly created with Wix.com

  • facebook-square
  • Twitter Square
  • Google Square
bottom of page